抗洪還在繼續(xù)
近日
又有多地發(fā)布暴雨黃色預警
面對汛情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發(fā)出緊急提醒:
被洪水接觸的食物都應丟棄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200722085845xdxlbd.jpg)
什么洪水接觸的食物不能吃了?
又會傳播哪些疾病呢?
1、洪水接觸的食物為什么不能吃?
洪水來臨時,會有大量的家養(yǎng)畜禽、鼠類及其它野生動物被洪水淹死而腐爛。
因為動物的帶菌率很高,可能有大量的沙門氏菌、變形桿菌、致菌性球菌,動物死亡后這些潛在的病原菌不但在會在其腸道中大量繁殖,沿著動物尸體的血管和淋巴管進入全身各種組織,還會產(chǎn)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。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2007220900302uh1nw.jpg)
更嚴重的是城鄉(xiāng)結合部和農(nóng)村地區(qū)的農(nóng)藥化肥倉庫、簡易廁所、糞池、畜廄、垃圾和污水坑同時受淹,因而洪水對災區(qū)食物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受潮、浸泡而導致的食物品質(zhì)下降、晾干后變得不好吃這么簡單。
即使是農(nóng)田尚未收獲的各類農(nóng)作物,因為洪澇期間的高溫、高濕的條件,促使土壤中本來有的各種微生物成倍繁殖,導致田間地頭的谷薯蔬果快速發(fā)生霉變和腐敗。
因此,WHO提出了“洪水接觸的所有食物需丟棄”的建議。
2、洪水接觸的食物可能引起哪些疾?
洪澇期間災民都會被組織搬遷至臨時棲居處。
臨時安置處條件有限,救援食物供給來源復雜的原因食品污染環(huán)節(jié)也會增多。加之缺少烹任用具和足量的安全用水,無法保證生熟分開、安全食物制備。
尤其是參與抗洪救災的人員勞動強度大,常夜以繼日,無法保證三餐準時正點,會出現(xiàn)方便食物隨手進食,甚至在大雨淋漓中進食的情況,這些都會誘發(fā)食源性疾病。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200722090200c3vx9c.jpg)
洪澇災害期間的惡劣環(huán)境條件會使各種污染物大量遷移,特別是有農(nóng)藥、化肥和其它化學藥物受洪水的浸泡、沖淋和溶解,從而污染附近的環(huán)境、器皿和食物,導致繼發(fā)性污染食品,如果攝入與洪水接觸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、腸道傳染病、瘧疾和一些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暴發(fā)流行。
在受災時,人們普遍會心情焦慮、情緒不安,加之食物匱乏,無法保障營養(yǎng)全面而導致免疫力降低,造成機體對其他傳染病如流感、感染性腹瀉、甲肝、戊肝和水媒傳染病黃熱病、霍亂、瘧疾和傷寒等疾病的抵抗力下降,特別是幼兒、老人。一些非傳染性慢性病也會增加病情發(fā)作。
3、洪澇期間如何抵御疾?
1、丟棄與洪水接觸的食物
洪水過后,無論是淹死的還是餓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冷宰食用,其他凡是與洪水接觸的一切食物也必須丟棄。
2、學會正確消毒飲用水衛(wèi)生
洪水退后,上下水道近期內(nèi)無法回復通暢,飲用水污染風險仍然存在。
因此對飲用水應該進行氯化(漂白粉)消毒,燃料充足時最好再進行煮沸消毒后用于食物制作和飲用。安全飲水是食品安全和營養(yǎng)充足的前提保障。
3、絕不能忽略環(huán)境、房屋和家具的衛(wèi)生
清理環(huán)境,清潔衛(wèi)生是洪澇災害后回復正常生活工作的首要任務。
對工作生活場所的墻壁、家具、地板用漂白粉或肥皂水消毒洗滌可以消除洪水帶來的污染物。
如果沒有辦法浸泡洗滌消毒的物品,如床墊、枕頭、坐墊、靠背最好丟棄。
注意:漂白粉成分為次氯酸鈣,對皮膚粘膜有刺激腐蝕性和物品褪色特性,請按照說明書配比使用。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2007220903476q9y10.jpg)
4、合理營養(yǎng),平衡膳食
災后的合理營養(yǎng)、平衡膳食對災后體力的恢復、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免疫力的提高很重要。
在食物供給達不到十分豐富的情況下,如日常膳食無法實踐平衡膳食原則,可以補充膳食補充劑來維持和促進健康。
記住
洪水泡過的食物不要吃
食物要加熱
飲用水要消毒以后才能喝